Type-C耳機已成過去:但我們不必爲它傷心
在2016年的樂視發佈會上,賈躍亭拿出了一臺「超級手機 2」。
這是樂視首款採用 CDLA 音頻標準的手機,也是全球第一款用 Type-C 接口取代 3.5mm 耳機孔的手機。
在之後的一年裡,手機廠商也紛紛取消了 3.5mm 耳機孔,用 Type-C 來代替。有的廠商說這樣做是爲了防水,有的則是說能呈現出更好的音質。
德银估美经济温和衰退、失业率攀升 Fed将大幅降息
總之,總有一個「幹掉耳機孔」的理由讓廠商們大書一番。
爲此,耳機廠商在過去這些年裡,也相繼推出了 Type-C 規格的產品來迎合這個突然崛起的新市場。
撒旦总裁莫虐恋
然而在兩年後的今天,我們在 CES 上能看到無數款藍牙耳機,但卻已經看不見 Type-C 耳機的蹤影。
Type-C 耳機像一陣風,來無影去無蹤
和傳統的 3.5mm 耳機不同,Type-C 耳機的出現是因爲智能手機取消了耳機孔,從而快速衍生出的替代產物。不過它的命運並不像 Type-C 接口那樣成爲主流,相反,它的命運最終是以淡出市場來告終的。
封控步步松 陆股汇打强心针
▲ 圖片來自:SoundGuys
影/桃園機場評比連4年下跌 王國材:疫情期間樣本少看不出水準
在瞭解 Type-C 耳機的命運前,我們不妨先了解手機廠商爲什麼要取消耳機孔。
不降反漲!打炒房打出新高度 四縣市今年買樓增加1成預算
通常來說,手機廠商們在設計產品前會優先考慮兩個問題:怎樣比競品有特色、怎樣能將潛在的利潤挖掘出來。
文心大模型4.0发布 李彦宏:综合水平与GPT-4相比毫不逊色
▲ iPhone 5(上)及 OPPO R5(下). 圖片來自:Mysmartphone
2014 年,OPPO 就已經在 R5 這款手機上用 Micro-USB 取消 3.5mm 耳機孔,目的是爲了將手機厚度控制在 4.85mm 以內。耳機的解決辦法是,通過一根 Micro-USB 轉 3.5mm 的轉接線和手機連接,從而不影響耳機功能正常使用。
到了 2016 年,手機廠商所追求的,除了纖薄還有機身一體化和機身防水防塵,因此取消耳機孔便成了「機身不開孔」的第一步。另一方面,取消耳機孔後這些廠商還能順便拓展之後的無線市場,這些對於廠商來說無疑是一件雙贏的好事。
蘋果雖然在 iPhone 7 上取消了耳機孔,但也同時推出了藍牙耳機 AirPods,儘管蘋果也在每臺 iPhone 的包裝裡附贈了一根 Lightning 版 EarPods 耳機和 3.5mm 轉接線,但仍然有不少用戶會花 1276 元增購一副 AirPods。
AirPods 能爲蘋果帶來多大的利潤補充,目前暫時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。但根據蘋果曾在去年 Q3 公佈的財報數據看,AirPods、Beats 和 HomePod 這些被歸類爲「其它產品」的總營收約有 37.4 億美元,佔 Q3 季度總利潤的 7%。
另一邊的 Android 陣營也在 2016 年後開始大量取消耳機孔,在用 Type-C 取代耳機孔後,他們都會在隨機包裝盒內附贈一條 Type-C 轉 3.5mm 的轉接線。
而一些更精明的手機廠商也在之後推出了 Type-C 耳機,讓用戶另外購買,不過這也需要用戶額外再花一筆用機成本。
深圳在港发行50亿元人民币地方政府债 超购2.5倍
▲ 圖片來自:GSMArena
以上兩種方法都能很好解決取消插孔後的耳機使用問題,也的確證明了手機取消耳機孔的可行性。然而,這些解決辦法同時也存在不少缺陷,比如轉接線易丟失、不美觀,早期 Type-C 耳機價格又偏貴、配件購買渠道少、沒有專業耳機廠商助推,用戶聽歌時不能給手機充電……
▲?蘋果賣得最好的產品,其實是 Lightning to 3.5mm 轉換線
因此,在這些限制條件的影響下,消費者更偏向於支持實用而不是「少個開孔更好看」。與此同時,大部分普通用戶都未必能夠感受到這些低價 Type-C 耳機或轉接口所帶來的變化。再加上售價越來越低的無線耳機登場,更成爲了壓倒 Type-C 耳機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廉價的藍牙耳機,是 Type-C 耳機的最大敵人
回望過去,其實我們能發現 Type-C 耳機在市場隱退,其實和產品及其碎片化的營銷有很大關係。
但這裡我並不是說 Type-C 耳機在音質上不能超越傳統 3.5mm 耳機,而是在取消耳機孔後,手機廠商們都將 Type-C 耳機定義成一種過渡用的配件,而不是要持續發展的對象。
67歲女星罹腦癌宣告不再化療 「4顆門牙掉光」近況曝光
在過去的日子裡,我們能用 3.5mm 插頭的耳機線接上手機、平板電腦、電腦以及其他配備該插口設備,即插即用,幾乎沒有任何額外的使用成本顧慮。但在取消耳機孔的今天,我遇到了此番窘境:
我的手機是 iPhone,它用的是 Lightning,如果我要用手機聽歌那麼我需要一根 Lightning EarPods;我的電腦是 MacBook,它用的是 3.5mm 接口,如果我要用電腦聽歌那麼我需要一根 3.5mm EarPods……
馬斯克赴以色列 見內唐亞胡訪遇襲重災區 避談反猶爭議言行
而我隨身攜帶的是 iPad Pro(2018),它用的是 Type-C(USB-C)接口,如果我要用它聽歌,那我要額外帶多一跟 USB-C to 3.5mm 轉換線。
也就是說,這已經不是一根耳機線能解決的問題了,如果我出一次差,至少要帶上兩種規格的耳機,或者兩根隨時都可能會被我弄丟的轉換線。所以最終我選擇增購一副 AirPods,畢竟在我看來,方便更重要。
▲ 索尼 WH-1000XM3 和 AirPods 已經是我的日常標配耳機了。
同樣地,Type-C 耳機也遇到了 Lightning 耳機同樣的通用性問題。但不同於 Lightning 耳機、轉換線的隨機附贈,Type-C 耳機往往都是需要用戶另外購買,而且這種「專賣專用」的耳機只能用於沒有耳機孔的設備,而這種設備目前也僅侷限於智能手機而已。
即便是目前最新的電腦、遊戲機、播放器,他們都仍然配備 3.5mm 耳機孔,Type-C 接口則主要負責充電及傳輸數據。當我需要用耳機的時候,隨便找一家數碼店就能買到,反之他們不一定會有 Type-C 耳機供應。
▲ 所謂「一拖二」的 Type-C to 3.5mm 轉換線,不但解決音頻問題,還能同時充電。
以色列央行行长:呼吁内塔尼亚胡政府出台负责任的财政框架
因此,這對於本身就不瞭解數碼的普通用戶來說,使用 Type-C 耳機不單只是增加了購買成本,還需要換上額外的時間成本,這麼一算倒不如用轉換線或者藍牙耳機更靈活一點。
▲ 圖片來自:Stevesrantsnraves
所以時至今天,我們常常能看到有用戶寧願用轉換線或藍牙耳機,而不是用 Type-C 耳機,這恰恰就反映了通用性是阻礙 Type-C 耳機流行主要原因。
DEDMAN WALKING
另一方面,廉價的無線耳機產品也讓 Type-C 耳機陷入無比尷尬的境地。
▲?小米藍牙耳機 Air
以小米爲例,商城售價最低的「雙單元半入耳式 Type-C 耳機」爲 89 元,但是能將 3.5mm 耳機變成藍牙耳機的「小米藍牙音頻接收器」僅 99 元;即便是最貴的「小米藍牙耳機 Air」,它也只是 399 元而已。
▲?小米雙單元半入耳式 Type-C 耳機
核汙水排海爭議聲中 日企在陸服貿會逆風展出食品和日用品
雖然我們都知道有線和無線產品之間有着 300 元的最大差額,但藍牙耳機的通用性和便利性都要比 Type-C 耳機更大,凡是支持藍牙音頻輸出的都能連接藍牙耳機。
我的守护女友
因而相比之下,藍牙耳機的性價比就顯得比 Type-C 耳機更高了。
無線分體式纔是耳機的下一個發展形態
萧山网友为了碗面,跑了趟宁波!这么豪华的你吃过吗?
耳機這一產物在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數十年,在過去的數十年裡,經過廠商不斷改良、升級,耳機在今天已經從當初的簡陋發展到精緻、從有線變成無線、從被動發展到主動降噪,並且還成爲了我們數碼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。
那麼到了今年,耳機將往哪個方向發展?答案其實在今年的 CES 上已經被「公佈」了——無線分體式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「真無線耳機」。
钟情墨爱:荆棘恋 小说
相比起已經隱退市場的 Type-C 耳機,無線分體式耳機是今年在 CES 上被展出最多的耳機種類之一。除了鐵三角、漫步者、Jabra、索尼這些老牌音頻廠商以外,諸如 1MORE、Anker 這些新晉品牌,也在 CES 上展出了他們最新的無線分體式耳機產品。
▲?Anker Soundcore Liberty Air
爆蓝绿已黄金交叉!吴子嘉断言白营不分区席次最终惨况
當然這是有原因的。藍牙的通用特性讓耳機能無視了接口問題,而隨着藍牙 5 的推出,分體式耳機的穩定性和續航性能都得到顯著提升,讓這個拇指大小的耳塞也能支持至少 3 小時的持續續航,應該也能滿足大部分用戶的使用需求了。
除此以外,相比於其它無線耳機,真無線形態也能給用戶帶來免束縛的佩戴體驗,無論是休閒還是運動,這種耳機都能上陣。雖然他們都需要依賴耳機盒充電,但耳機盒也同時兼顧着收納的作用,並不會帶來太大的不便。
在耳機盒中取出耳機→戴上,就好比解開糖紙把糖放進嘴裡一樣,都只是幾秒就能完成的事。
▲?索尼 WF-SP700N
在解決設備連接問題後,對於真無線耳機在未來的發展,其實耳機廠商早就嘗試對其賦予更多的功能了。
2016 年,Jabra 在?Elite Sport?這款產品中加入了心率監測和最大攝氧量監測,目的是爲了讓用戶方便了解心率,方便調整運動強度。此前也有消息指出,蘋果也可能會在 AirPods 的變種產品中加入類似的功能,屆時,全無線耳機所要做的就不單只是一個耳機,它還將兼顧無線健康監測的作用。
▲ Jabra Elite Sport
《国际金融》欧股收低0.34% 医疗股卖压沉重
另一方面,時尚品牌的助推也讓無線分體式耳機的前景一片光明。
英文作文成績也爆疑神秘規律 基中全高三學生全模重閱
上週,美國音頻公司 Master&Dynamic 就公佈了由?Louis Vuitton 基於?Master&Dynamic MW07基礎定製的 Louis Vuitton Horizon。這款耳機不但擁有 LV 標誌性的造型,而且還搭載定製 10mm 鈹振膜動圈單體。
回到 Type-C 耳機本身,它的消失已經是必然的事實。
它的出現,只是基於「手機取消耳機孔」這個變更。同樣是服務大衆的方案,Type-C 耳機沒有提供足夠的便利性和通用性,再加上自身受到成本、銷售模式的限制,它也未能夠爲大衆用戶帶來可感知體驗提升。面對更方便、限制更少的無線耳機,Type-C 接口耳機被淘汰是必然的事。
但對於普通用戶來說,這並不是一件壞事,也沒有必要去惋惜。
▲?全無線設計讓耳機擁有「全場景通用」的特性,這也是有線耳機並不能辦到的地方。圖片來自:Digitaltrends
契約軍婚 煙茫
前猿投米吉亚旧地重游 要找恰恰打招呼
Type-C 耳機只不過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其中一個方案,除了它我們還有「無線耳機」這選項。隨着各大廠商的技術投入,無線耳機在體驗上的提升也會越來越高,使用起來也越來越可靠。這時用戶也不必去考慮耳機有線還是無線的問題,因爲現有的無線耳機已經能夠滿足他們的體驗需求了,Type-C 耳機自然也沒有繼續保留的意義。
總之,Type-C 耳機的出現和離開其實是一個解決方案的篩選過程。它之所以被無線耳機所代替,是因爲我們已經篩選出一個更加合適的方案。
再放大看,那就是分體式無線耳機。
LINE母公司遭网攻 数位部证实:台湾约百笔个资外泄
陆网红遭控「家乡混不下去」到清迈骗财骗色 霸气反击了